- 1你好!請問現在可以報名成人高考嗎?報名地點在哪里?考試是在十月份中旬的話考前資料在哪里買?考試地點在哪里?夏妃
- 2您好。我是大專生,目前算實習。已有中專證,要明年才拿到大專畢業證。那么今年十月份我可以報考成人高考專升本么??劉麗華
- 3老師你好,我畢業已經十多年了,現在想拿個專科畢業證,考試容易嗎?夏海坤
- 4你好!我是一個初中生,要怎樣才能讀一年一度的成人高考呢屈佳
- 5我是今年6月就要畢業的高中生,想念深大,不知道專本套讀,需要多少年,在哪里可以報名,我在南山曹海萍
- 6老師,你好,我想報讀成人高考考前輔導班,需要辦理哪些手續,什么時候上課啊?蘭花草
- 7老師,輔導班現在開課了嗎,出來時間太久了,都忘光了,能跟得上嗎?強子
- 8老師,2014年的成人高考教材出來了嗎?王青春
- 9你好,請問你們中心有成人高考考前培訓嗎?張建
- 10初中畢業可以報讀成人高考嗎?豆豆

煙臺成人高考:《急危重癥護理學》復習題
《急危重癥護理學》復習題
一、名詞解釋
1.急救醫療服務體系
2.“新黃金時間”
3.急診分診
4.毒蕈堿樣癥狀
5.首診負責制
6.災難
7.急救醫療服務體系
8.急診分診
9.基礎生命支持技術
10.淹溺
二、簡答題
1.試述ICU的收治范圍(8分)
2.止血帶止血法的注意事項(6分)
3.CO中毒患者使用高壓氧療的進艙前護理。(10分)
4. 災難或突發事件現場檢傷分類時遵循的原則(6分)
5.溺水患者的倒水處理(8分)
三、論述題
1.什么是心肺腦復蘇?請敘述其中基礎生命支持(BLS)部分。(20分)
2.試述急性中毒的救治護理原則。(20分)
3.試述ICU的感染控制(15分)
4.試述五級病情嚴重程度分類系統的定義、標識及安全候診時間。(15分)
答案:
一、名詞解釋(每題5分)
1.急救醫療服務體系:是集院前急救、院內急診科診治、重癥監護病房(ICU)救治和各專科的“生命綠色通道”為一體的急救網絡。
2.“新黃金時間”:是嚴重創傷救治目前公認并強調的新理念。指從患者創傷發生到確定性救治的時間。目的是縮短創傷至手術時間或被送到ICU的時間,實現“早期確定性救治”。
3.急診分診:是指對病情種類和嚴重程度進行簡單、快速的評估與分類,確定就診的優先次序,使患者因為恰當的原因在恰當的時間、恰當的治療區獲得恰當的治療與護理的過程。亦稱分流(stream)。
4.毒蕈堿樣癥狀:這組癥狀出現最早,主要為副交感神經興奮所致的平滑肌痙攣和腺體分泌增多。平滑肌痙攣:瞳孔縮小、支氣管痙攣、咳嗽、惡心、嘔吐、腹痛、腹瀉、大小便失禁;腺體分泌增加:流淚、出汗、流涕、流涎、氣道分泌物增多、肺部濕羅音、肺水腫;患者可有心率減慢,此類癥狀可用阿托品對抗。
5.首診負責制:第一位接診醫生對其接診患者,特別是急危重患者的檢查、診斷、治療、會診、轉診、轉科、轉院等工作負責到底的制度。
6.災難:是對一個社區或社會功能的嚴重破壞,包括人員、物資、經濟或環境的損失和影響,這些影響超過了受災社區或社會應用本身資源應對的能力。
7.急救醫療服務體系:是集院前急救、院內急診科診治、重癥監護病房(ICU)救治和各專科的“生命綠色通道”為一體的急救網絡。
8.分診:急診分診(triage)是指對患者病情種類和嚴重程度進行簡單、快速的評估與分類,確定就診的優先次序,使患者因為恰當的原因在恰當的時間、恰當的治療區獲得恰當的治療與護理的過程。亦稱分流(stream)。
9.基礎生命支持技術:基礎生命支持(BLS)又稱初期復蘇或現場急救。通過迅速判斷心肺功能停止后立即實施心肺復蘇,達到向心﹑腦及全身重要器官供氧的目的,延長機體耐受臨床死亡時間。關鍵步驟包括: 立即識別心搏驟停、啟動應急反應系統、早期心肺復蘇和快速除顫終止室顫。
10.淹溺:人淹沒于水或其他液體中,由于液體、淤泥、雜草等物充塞呼吸道及肺泡或因咽喉、氣管發生反射性痙攣引起窒息和缺氧,肺泡失去通氣換氣功能,機體處于危急狀態的急危病癥稱為淹溺。
二、簡答題
1.ICU患者的收治范圍(共10分)
(1)急性、可逆、已經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不全,經過ICU的嚴密監護和加強治療短期內可能得到康復的患者。(2分)
(2)存在各種高危因素,具有潛在生命危險,經過ICU嚴密的監護和隨時有效治療可能減少死亡風險的患者。(2分)
(3)在慢性器官功能不全的基礎上,出現急性加重且危及生命,經過ICU的嚴密監護和治療可能恢復到原來狀態的患者。(2分)
(4)其他適合在重癥醫學科進行監護和治療的患者。(2分)
(5)慢性消耗性疾病的終末狀態、不可逆性疾病和不能從ICU的監護治療中獲得益處的患者,一般不是ICU的收治范圍。(2分)
2.止血帶止血法的注意事項(10分)
(1)部位準確:止血帶扎在傷口的近心端,并盡量靠近傷口。不強調“標準位置”(2分)
(2)壓力適當:達到遠端動脈搏動消失,出血停止,止血帶最松狀態為宜。既要達到止血的目的,又要避免造成神經及軟組織的損傷。(2分)
(3)下加襯墊。(2分)
(4)控制時間:總時間不超過5小時。越短越好。(1分)
(5)定時放松:每隔0.5-1小時放松一次,放松時用指壓止血法臨時止血,每次松開2-3分鐘,放松期間在傷口近心端局部加壓止血。再在稍高的平面上扎止血帶,不可再同一平面反復縛扎。(1分)
(6)標記明顯:使用止血帶必須在患者的體表做出明顯的標記,注明傷情和使用止血帶的原因和時間,并嚴格交接班,以便后續救護人員繼續處理。(1分)
(7)做好松解準備:松解前先補充血容量,做好糾正休克和止血用器材的準備。然后緩慢松開止血帶,切忌突然完全松開,并應觀察是否還有出血。(1分)
簡答條目即可,不需展開詳述,答對五個及以上,即得滿分。
3.CO中毒患者高壓氧療的進艙前護理(10分)
(1)認真測量生命體征,排除禁忌征(如血壓過高、活動性出血等);(2分)
(2)病人要著純棉衣服;(2分)
(3)確保不攜帶易燃物品;(2分)
(4)教會病人做耳咽鼓管通氣動作,如張口、吞咽等;(2分)
(5)對神志清醒者,講解高壓氧治療的重要性、治療過程以及預防氣壓傷的基本知識,使病人消除緊張心理。(2分)
4.災難或突發事件現場檢傷分類時應遵循的原則(共6分)
(1)優先救治病情危重但有存活希望的傷病員。(1分)
(2)分類時不要在單個傷病員身上停留時間過長。(1分)
(3)分類時只做簡單可穩定傷情但不過多消耗人力的急救處理。(1分)
(4)對沒有存活希望的傷病員放棄治療。(1分)
(5)有明顯感染征象的傷病員要及時隔離。(1分)
(6)在轉運過程中對傷病員動態評估和再次分類。(1分)
5.溺水患者的倒水處理(共8分)
(1) 膝頂法,急救者取半蹲位,一腿跪地,另一腿屈膝,將淹溺者腹部橫置于救護者屈膝的大腿大,使頭部下垂,并用手按壓其背部,使呼吸道及消化道內的水倒出。(2分)
(2) 肩頂法,急救者抱住淹溺者的雙腿,將其腹部放在急救者的肩部,使淹溺者頭胸下垂,急救者快步奔跑,使積水倒出。(2分)
(3) 抱腹法,急救者從溺水者背后雙手抱住其腰腹部,使淹溺者背部在上,頭胸部下垂,搖晃淹溺者,以利倒水。(2分)
注意:(1)切忌倒水時間過長,以免延誤心肺復蘇(1分)。(2)倒水時注意使淹溺者頭胸部保持下垂位置,以利積水流出(1分)。
三、病例分析題(共20分)
1.什么是心肺腦復蘇?請敘述其中基礎生命支持(BLS)部分。(20分)
(1)心肺腦復蘇CPCR(5分):是指對呼吸/心臟驟停病人所采取的使其恢復自主循環和自主呼吸(1分),并盡早加強腦保護的緊急醫療救治措施。包括基礎生命支持 (BLS)、高級心血管生命支持(ACLS) 和延續生命支持(心搏驟停后治療)(PLS)。
(2)基礎生命支持:胸外心臟按壓-開放氣道-人工呼吸(15分)
1)胸外心臟按壓(6分):將患者置于心肺復蘇體位,暴露胸部,定位:兩乳頭連線與胸骨交叉點處,按壓。幅度:至少5cm;頻率:至少100次/分鐘;盡量不間斷,放松與按壓時間相等。按壓姿勢要正確:以髖關節為軸;肩肘腕成一直線;肘關節要伸直,雙肩位于雙手的正上方;放松期,手掌根不離開胸壁,以免移位,但不加任何壓力,保證胸壁充分自行恢復。
2)開放氣道(3分):清除呼吸道分泌物,采用仰面舉頦法或托頜法開放氣道。
3)人工呼吸(3分):確保氣道暢通基礎上,捏住病人的鼻孔,防止漏氣,急救者用口唇把病人的口全罩住,呈密封狀,緩慢吹氣,每次吹氣應持續2秒以上,確保呼吸時胸廓起伏。通氣頻率應為10-12次/分,成人潮氣量700-1000ml。
4)按壓與通氣比例(3分):30:2,5個循環為一組,大約2分鐘。搶救過程中隨時觀察,一組結束判斷頸動脈搏動、自主呼吸等,根據結果決定停止或者繼續進行心肺復蘇。
2.試述急性中毒的救治護理原則。(20分)
(1)立即終止接觸毒物(2分)
①迅速脫離有毒環境(1分)
②維持基本生命(1分)
(2)清除尚未吸收的毒物(2分)
①吸入性中毒的急救 將病人搬離染毒區后,搬至上風后側風方向,使其呼吸新鮮空氣。保持呼吸道通暢,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,防止舌后墜。及早吸氧,必要時可使用呼吸機或采用高壓氧治療。(2分)
②接觸性中毒的急救 立即除去被污染的衣物,用大量清水后肥皂水沖洗體表,包括毛發、指甲、皮膚皺褶處。若眼部接觸到毒物時,不可用中和性的溶液沖洗以免發生化學反應造成角膜、結膜的損傷,應采用清水或等滲水大量沖洗。(2分)
③食入性中毒的急救 常用催吐、洗胃、導瀉、灌腸和使用吸附劑等方法清除胃腸道尚未吸收的毒物,應盡早進行。(2分)
(3)促進已吸收毒物的排出。(2分)
常用利尿、供氧、血液凈化等方法。(2分)
(4)特效解毒劑的應用。(2分)
(5)對癥治療。(2分)
3.試述ICU的感染控制
(1)減少人員流動:將進入ICU的人員減少到最低限度.包括限制探視人員以及減少醫師、護士不必要的出入。(2分)
(2)工作人員管理:嚴格更衣、換鞋制度;嚴格手衛生規范和正確使用手套;接受院內感染相關知識培訓。(2分)
(3)嚴格探視管理:探視人員進入ICU穿隔離衣、戴口罩和穿鞋套;前后洗手或消毒手;疑似或證實有呼吸道感染癥狀時,嬰幼兒禁止進入;探視期間避免接觸患者及周圍物體表面,探視時間不超過1小時;高度傳染性患者,避免探視。(2分)
(4)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。(2分)
(5)增強患者抗感染能力。(2分)
(6)加強感染預防監測。(2分)
(7)抗菌藥物管理:限制預防性應用抗生素,感染性疾病根據細菌培養與藥敏試驗結果,合理應用抗生素。(2分)
(8)嚴格物品管理、廢物與排泄物管理。(1分)
4.五級病情嚴重程度分類系統的定義、標識及安全候診時間:
(1)Ⅰ級-危殆(critical):定義:生命體征極不穩定,需立即救治,否則有生命危險;標識:紅色;安全候診時間:立即。(3分)
(2)Ⅱ級-危急(emergent) :定義:隨時可能出現生命危險,生命體征臨界正常值,但可能迅速發生變化;標識:橙色;安全候診時間:15分鐘內。(3分)
(3)Ⅲ級-緊急(urgent) :定義:病情有潛在加重的危險,但生命體征穩定,必要時需要給予及時診治;標識:黃色;安全候診時間:可暫時等候,等待時間不超過30分鐘。(3分)
(4)Ⅳ級-次緊急 (semi-urgent) :定義:急性發病但病情、生命體征穩定,預計沒有嚴重的并發癥,可等待就診,必要時需要給予診治;標識:綠色;安全候診時間:可等待,等待時間不超過2小時。(3分)
(5)Ⅴ級-非緊急(non-urgent) :定義:輕癥,病情、生命體征穩定,預計病情不會加重,急診候診區等待就診,必要時給予診治。病情允許亦可介紹患者到普通門診就診;標識:藍色;安全候診時間:可等候,等待時間不超過4小時。(3分)